散愁二首

· 杜甫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 尚书:古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部长。
  • 训士:训练士兵。
  • 蓟北:指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古时为边疆地区。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即今天的陕西省一带。
  • 恋阙:留恋朝廷,不愿离开。
  • 丹心:忠诚的心。
  • 沾衣:泪水沾湿衣襟。
  • 皓首:白发,指年老。
  • 归路:回家的路。

翻译

听说并州镇守,尚书正在训练士兵。 何时才能打通蓟北,当日就能报捷关西。 留恋朝廷,忠诚的心已破碎,泪水沾湿了白发老人的衣襟。 老去的灵魂无法被召唤,回家的路恐怕会迷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和朝廷的备战状态。后两句“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能够早日安定边疆、取得胜利的期盼。然而,“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眷恋以及年老体衰、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哀。最后一句“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未来归途的迷茫和不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卓越才华。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