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梅蕊(méi ruǐ):梅花的花蕾。
- 腊前:农历十二月之前,即冬季。
- 破:开放。
- 绝知:深知,非常清楚。
- 春意:春天的气息和景象。
- 最奈:最难以。
- 客愁:旅人的忧愁。
- 元同色:原本颜色相同。
- 自波:自然地泛起波纹。
- 故园:故乡。
- 巫岫(wū xiù):巫山,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
- 郁嵯峨(yù cuó é):形容山势高耸,郁郁葱葱。
翻译
梅花在腊月前已经绽放,而年后梅花则更加繁盛。 我深知春天的美好,但旅人的忧愁却难以抑制。 雪中的树木与梅花同色,江风自然地吹起波纹。 故乡的景象无法看见,巫山的山峰高耸而郁郁葱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梅花在冬春交替时的景象,通过梅花的盛开来表达春天的到来。诗中,“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直接点出了梅花开放的时间,展现了梅花的生命力。后句“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则巧妙地转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旅途中忧愁的无奈。诗的结尾通过对故乡和巫山的怀念,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