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滕庶子致仕归江南

常怀独往意,此日去朝簪。 丹诏荣归骑,清风满故林。 诸侯新起敬,遗老重相寻。 在处饶山水,堪行慰所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独往:独自前往,指隐居或远行。
  • 朝簪: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戴的簪子,代指官职。
  • 丹诏:皇帝的诏书,因用朱砂书写而得名。
  • 荣归:光荣地返回。
  • 故林:故乡的树林,指家乡。
  • 诸侯:古代的封建领主,这里指地方官员或贵族。
  • 遗老:指年老的旧臣或故旧。
  • 在处:所在之处,指滕庶子归乡的地方。
  • :丰富,多。
  • 堪行:值得去,适合去。
  • 慰所心:安慰内心,满足心愿。

翻译

我常常怀有独自远行的愿望,今天终于可以脱下官帽,告别朝堂。皇帝的诏书赐予我光荣的归乡,清风伴随着我,吹拂着故乡的树林。地方上的官员们新近对我表示敬意,而那些年迈的旧友们也纷纷来访。无论我归乡的地方,那里总是山水丰富,景色宜人,足以让我行走其间,安慰我的内心,满足我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朱庆馀对滕庶子退休归乡的祝福和羡慕。诗中,“独往意”和“去朝簪”体现了滕庶子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丹诏荣归骑”和“清风满故林”的描绘,诗人赞美了滕庶子的荣耀归乡和家乡的美好环境。后两句则反映了滕庶子在地方上的威望和旧友的深情,以及他归乡后可以享受的山水之乐,表达了对退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