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二首

· 杜甫
巫峡盘涡晓,黔阳贡物秋。 丹砂同陨石,翠羽共沈舟。 羁使空斜影,龙居閟积流。 篙工幸不溺,俄顷逐轻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覆舟:翻船。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
  • 盘涡:漩涡。
  • 黔阳:地名,今贵州省境内。
  • 贡物:进贡的物品。
  • 丹砂:朱砂,一种矿物,古代用于炼丹和绘画。
  • 陨石:从天空坠落到地面的固体物质。
  • 翠羽:翠鸟的羽毛,也泛指珍贵的羽毛。
  • 沈舟:沉船。
  • 羁使:被束缚的使者。
  • 龙居: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深水。
  • 閟积流:闭塞的水流。
  • 篙工:撑船的工人。
  • :淹没。
  • 俄顷:一会儿。
  • 轻鸥:轻盈的海鸥。

翻译

巫峡的漩涡在清晨显得格外汹涌,黔阳的贡物在秋天被运送。 珍贵的丹砂如同陨石般坠落,翠鸟的羽毛与沉船一同沉没。 被束缚的使者身影空留,龙居住的深水闭塞了水流。 幸运的是撑船的工人没有被淹没,一会儿便追逐着轻盈的海鸥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巫峡清晨的险恶景象和船只遭遇的不幸。通过“丹砂同陨石,翠羽共沈舟”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船只沉没的惨状。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篙工的幸存与轻鸥的自由,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无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