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秀才

清貌不识睡,见来尝苦吟。 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 与鹤期前岛,随僧过远林。 相于竟何事,无语与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貌:清秀的面容。
  • 见来:一直以来。
  • :曾经。
  • 苦吟:刻苦吟咏,指作诗。
  • 风尘: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 归省(xǐng):回家探亲。
  • 寄家心:寄托对家的思念之情。
  • 与鹤期:与鹤为伴,比喻隐居或高洁的生活。
  • 相于:相处。
  • 知音:了解自己的人,知己。

翻译

他清秀的面容似乎从未有过睡意,一直以来都沉浸在刻苦的吟咏中。在风尘仆仆的归家探亲之日,他将江海作为寄托对家的思念之地。他与鹤为伴,期待在前方的小岛上相会,随着僧人穿过远处的树林。我们最终相处了些什么呢?没有言语,只有与知音的默默相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清秀脱俗的文人形象,他沉浸在诗歌创作中,不问世事。诗中通过“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而“与鹤期前岛,随僧过远林”则展现了他超然物外、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相于竟何事,无语与知音”传达了一种超越言语的默契与理解,体现了文人对于知音难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和真挚友情的向往。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