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 杜甫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浪:巨浪。
  • 垂翻:似乎要翻倒。
  • 崩崖:崩塌的悬崖。
  • 分子细:分布得很细密。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红浸:红色浸染。
  • 珊瑚:一种海洋生物,常呈红色或粉红色。
  • 薜荔:一种植物,常绿蔓生。
  • 浮查:浮动的木筏。
  • 并坐得:可以并排坐下。
  • 仙老:仙人。
  • 相将:相伴。

翻译

巨浪似乎要翻倒屋顶,崩塌的悬崖仿佛要压垮床榻。 野外的桥梁分布得细密,沙岸环绕,景象模糊不清。 红色浸染的珊瑚短小,青色悬挂的薜荔蔓长。 浮动的木筏上可以并排坐下,仙人暂时相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神话元素结合,展现了壮丽与神秘并存的画面。诗中“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以夸张的笔触描绘了惊涛骇浪和险峻山崖的震撼力,而“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则细腻地刻画了画中的色彩与植物。最后两句“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则引入了仙境般的想象,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超脱。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