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斛斯六官未归

· 杜甫
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 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 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斛斯六官: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南郡:古代地名,今湖北省江陵县一带。
  • :索取,讨要。
  • 卖文:指以写作为生。
  • 翻令:反而使得。
  • 室倒悬:比喻生活极度困苦,家中一贫如洗。
  •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指简陋的居所。
  • 土锉:土制的锅。
  • 老罢:年老体衰。
  • 无赖:无奈,无所依靠。
  • :反省,这里指醒悟。

翻译

听说老朋友斛斯六官去了南郡,去那里是为了讨要写碑文的钱。 他本是以卖文为生,却反而使得家中生活陷入极度困苦。 他的家门被深草覆盖,土锅里的炊烟稀疏而冷清。 年老体衰,无奈之下,他终于醒悟,决定回家,不再沉醉于无谓的劳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斛斯六官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杜甫通过对比斛斯六官的初衷与现实,深刻反映了文人在当时社会的艰难处境。诗中“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形象地描绘了斛斯六官的贫困生活,而“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则表达了对友人晚年生活的同情与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精湛的诗歌艺术。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