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

· 杜甫
志士惜妄动,知深难固辞。 如何久磨砺,但取不磷缁。 夙夜听忧主,飞腾急济时。 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磷缁(lín zī):磨损,比喻消磨、消耗。
  • 夙夜:从早到晚,形容时间长久。
  • 飞腾:迅速上升,比喻迅速发展或进步。
  • 济时:适时,指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
  • 荆州:地名,今湖北省江陵县。
  • 论诗:讨论诗歌,指交流诗艺。

翻译

有志之士珍惜每一次行动,深知一旦深入便难以轻易放弃。 为何长久地磨练自己,只为了不让自己消磨殆尽。 从早到晚都在倾听忧国忧民的声音,迅速发展以适时应对时代的需求。 经过荆州时,遇到了薛据和孟云卿,告诉他们我想与他们讨论诗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志士的敬重和对自我修养的坚持。诗中,“志士惜妄动”展现了志士对行动的慎重,而“知深难固辞”则揭示了深入事物后难以轻易放弃的道理。后两句“如何久磨砺,但取不磷缁”强调了长期自我磨练的重要性,以保持不衰退的精神状态。诗的最后,杜甫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与薛据、孟云卿交流诗艺的期待,显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