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 杜甫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乾。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向看意未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浦(jiāng pǔ):江边。
  • 雷声:雷鸣的声音。
  • 春城:春天的城市,这里指长安。
  • 雨色:雨天的景象。
  • 动微寒:引起轻微的寒意。
  • 黄鹂(huáng lí):一种鸟,又名黄莺。
  • 并坐:并排坐着。
  • 交愁湿:因雨水而感到忧愁。
  • 白鹭(bái lù):一种水鸟。
  • 大剧乾(dà jù qián):非常干燥。
  • 晚节:晚年。
  • 诗律:诗歌的格律。
  • :精细。
  • 谁家:哪家。
  • 数去:多次去。
  • 酒杯宽:酒杯大,指酒量好。
  • 清狂客:清高放浪的客人。
  • 百遍向看:看了很多遍。
  • 意未阑:意犹未尽。

翻译

昨夜江边的雷声喧闹,春天的城市因雨天而略感微寒。黄鹂并排坐着,因雨水而感到忧愁,白鹭群飞,却显得非常干燥。到了晚年,我对诗歌的格律更加精细,不知哪家能多次去,酒杯总是满满的。我只最爱那些清高放浪的客人,看他们百遍也意犹未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通过黄鹂和白鹭的不同状态,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晚节渐于诗律细”一句,反映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艺术的精益求精。末句表达了对清狂客的偏爱,显示了诗人豁达不羁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晚年诗歌的成熟与深邃。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