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

·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是古代巴蜀地区的重要城池。
  • 翻盆:形容雨势极大,像倒盆一样。
  • 高江急峡:指长江在峡中的急流。
  • 雷霆斗:形容水声如雷,激烈如斗。
  • 戎马:战马。
  • 归马:指退役的马,或归家的马。
  • :安逸,舒适。
  • 诛求:苛求,剥削。
  • 恸哭:极度悲伤的哭泣。

翻译

在白帝城中,云朵似乎从城门涌出,而城下则是倾盆大雨。 高高的江水在急峡中奔腾,声如雷霆,激烈如斗,翠绿的树木和苍老的藤蔓使得日月都显得昏暗。 战马不如归家的马那样安逸,如今千家之中只有百家尚存。 悲痛的寡妇们被苛求至极,她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恸哭,不知是哪个村庄的哀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白帝城及其周边的景象,通过对比战马与归马的不同境遇,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诗中“高江急峡雷霆斗”一句,以雷霆万钧之势形容江水的汹涌,生动传神。后两句则通过寡妇的哀哭,深刻揭示了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整首诗情感沉痛,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