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 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 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 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 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 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济源: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 枉舒:枉,谦辞,表示对方的行为对自己是一种“枉顾”或“枉驾”;舒,可能是指舒员外,即诗中的受赠者。
  • 三临泛:三次游览水边。
  • 王屋:山名,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 瑶华曲:美妙的音乐。
  • 风土颜:指地方的风土人情。

翻译

我停止了手头的工作不再判案,抬头依然能看到山峦。虽然身在马背上奔波,却从未离开过诗歌与酒的陪伴。我三次来到济源的水边游玩,一次登上王屋山。仍然觉得百里之内的距离太近,只得到了十天的闲暇。明天一早就要回到官府,尘世间的事务像循环一样无休无止。但仍然愿意聆听那美妙的音乐,稍微领略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留恋,而“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则体现了诗人即使在忙碌的公务中,也不忘享受诗歌和酒带来的乐趣。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短暂闲暇的珍惜和对回归官场生活的无奈,但即便如此,他仍愿意在繁忙之余,通过音乐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