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演为词牌。
泊:浪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泊(bó):停泊,这里指沙粒堆积。
- 灭:消失,这里指浪花消散。
- 重生:再次形成。
- 相搅相淘:相互搅动,相互冲刷。
- 无歇日:没有停止的日子。
- 会交:最终交汇。
- 一时平:一起平息。
翻译
沙粒一层层堆积,又一层层被冲走,浪花一次消失,又一次形成。它们相互搅动,相互冲刷,没有一刻的停歇。最终,山和海会在某个时刻一起平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沙与浪的动态变化,展现了自然界中永恒的运动和变化。沙的堆积与流失,浪的生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万物最终归于平静的哲理思考,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对人生和自然界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哲理的启示。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