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京

· 杜甫
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 衣冠却扈从,车架已还宫。 克复成如此,安危在数公。 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复道:再次开通道路。
  • 京邑:京城。
  • 犬戎:古代对西北边疆民族的蔑称。
  • 衣冠:指士大夫、官员。
  • 扈从:随从,护卫。
  • 车架:指皇帝的车驾。
  • 克复:收复。
  • 数公:几位重要的人物。
  • 恸哭:极度悲伤地哭泣。

翻译

再次开通道路,收复了京城,同时听说杀掉了犬戎。 士大夫们重新随从护卫,皇帝的车驾已经返回宫中。 收复成功如此,国家的安危在于几位重要人物。 不要让回首的地方,响起悲风中的恸哭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收复京城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诗中“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展现了收复失地的喜悦,而“衣冠却扈从,车架已还宫”则描绘了士大夫和皇帝的归来,体现了秩序的恢复。最后两句“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则是对未来的忧虑,希望不要有再次的悲痛发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深沉的爱国情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