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凿石浦

· 杜甫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 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 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 缺月残未生,青灯死分翳。 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 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 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凿石浦:在凿石浦过夜。
  • 宾从:宾客和随从。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飘风:指旋风,暴风。
  • 舟楫:船只。
  • 敢不系:不敢不系紧,意指风大,船必须系牢。
  • 回塘:曲折的池塘。
  • 澹暮色:暮色平静。
  • 日没:太阳落山。
  • 众星嘒:星星闪烁。
  • 缺月残未生:月亮未完全升起,呈现残缺状。
  • 青灯:油灯。
  • 死分翳:灯光微弱,几乎被遮蔽。
  • 穷途:困境,绝路。
  • 俊异:杰出,非凡。
  • 鄙夫:自谦之词,指自己。
  • 放荡:行为不羁,不受约束。
  • 草草:匆忙,草率。
  • 卒岁:度过一年。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 忧患馀:在忧患中度过余生。
  • 圣哲:指古代的圣人和哲人。
  • 垂彖系:留下训诲和法则。

翻译

早早地,宾客和随从们就忙碌起来,仲春时节的江山显得格外美丽。旋风不时地吹过,船只不敢不系紧。曲折的池塘映着平静的暮色,太阳落山后,星星开始闪烁。月亮还未完全升起,呈现残缺状,油灯的光芒微弱,几乎被遮蔽。在困境中,我遇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但在乱世中,恩惠却很少。我自己也是一个行为不羁的人,匆忙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作为文人,我在忧患中度过余生,而古代的圣人和哲人则留下了他们的训诲和法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凿石浦过夜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飘风、回塘、暮色、众星等,表达了自己对乱世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诗的最后两句,杜甫以自谦之词“鄙夫”自称,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的无奈和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圣哲留下的智慧和法则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深刻思考和丰富情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