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马入京

· 杜甫
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 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秦。 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 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群盗:指当时各地的叛乱和盗贼。
  • 先朝:指杜甫曾经侍奉的唐朝。
  • (tiǎn):谦辞,表示自己不配或不称职。
  • 从臣:侍从的臣子。
  • 恋主:忠诚于君主。
  •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 归秦:回到长安,因为长安古称秦。
  • 黄阁:指中书省,唐代宰相办公的地方。
  • 司谏:负责进谏的官职。
  • 丹墀(chí):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代指朝廷。
  • 社稷:国家的代称。

翻译

群盗至今日,我作为先朝的从臣感到惭愧。 叹息你能够忠诚于君主,长期在外的人羡慕你能回到长安。 黄阁中你长期担任谏官,丹墀上还有你的故人。 一直以来我们讨论国家大事,现在与你话别,不禁泪湿衣巾。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送别司马入京的作品,表达了对司马忠诚于君主的赞赏以及自己对国家的忧虑。诗中,“群盗至今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先朝忝从臣”则体现了杜甫对自己未能尽忠职守的自责。后两句通过对司马的赞美,抒发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最后两句则流露出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