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吴江别王长史

倚棹望兹川,销魂独黯然。 乡连江北树,云断日南天。 剑别龙初没,书成雁不传。 离舟意无限,催渡复催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倚棹(yǐ zhào):靠着船桨,指在船上。
  •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思念。
  • 黯然:形容心情沮丧、忧郁。
  • 乡连:家乡与这里相连,指思乡之情。
  • 剑别:指与剑分别,比喻离别。
  • 龙初没:龙指剑,初没指剑刚沉没,比喻离别之痛。
  • 书成雁不传:书信写好了,但无法通过雁传送,指无法传递消息。
  • 离舟:离开船,指离别。
  • 催渡复催年:催促渡河,又催促时光流逝,形容时光匆匆,离别之情更深。

翻译

我靠着船桨,凝望着这条河流,心中充满了极度的悲伤和忧郁。我的家乡与江北的树木相连,而云彩却遮断了日南的天空。我与剑分别,剑仿佛刚沉没,而写好的书信却无法通过雁传送。离开船只,我的心情无限沉重,时光匆匆,催促着渡河,又催促着岁月流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倚棹望兹川,销魂独黯然”描绘了诗人孤独、忧郁的形象,而“乡连江北树,云断日南天”则通过对比手法,加深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剑别龙初没,书成雁不传”运用比喻和象征,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最后,“离舟意无限,催渡复催年”则抒发了时光匆匆、离别之情更深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体验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