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五首

· 杜甫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 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 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潜鳞:指水中的鱼。
  • :输送,这里指鱼儿随着水流。
  • 骇浪:汹涌的波浪。
  • 归翼:归巢的鸟。
  • 高风:强劲的风。
  • 砧响:捣衣声。砧(zhēn),捣衣石。
  • 樵声:砍柴的声音。
  • 飞霜:飘落的霜。
  •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 赐被:皇帝赐予的被子。
  • 南宫:指皇宫。

翻译

远处的岸边秋沙洁白,连绵的山峦在夕阳下映照出一片红光。 水中的鱼儿随着汹涌的波浪游动,归巢的鸟儿乘着强劲的风飞翔。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砍柴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都相似。 任由青女洒下飞霜,皇帝赐予的被子隔绝了南宫的寒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象,通过远岸、连山、潜鳞、归翼等自然元素,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壮美。诗中“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生活气息,而“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则巧妙地融入了神话色彩和皇宫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