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献所知三首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 四海风云难际会,一生肝胆易开张。 退飞莺谷春零落,倒卓龙门路渺茫。 今日惭知也惭命,笑馀歌罢忽凄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ú):箭头。
  • 锋铓(máng):锋利的刀刃。
  • 朱旗:红色的旗帜,常指军旗。
  • 际会:时机,机遇。
  • 肝胆:比喻勇气和忠诚。
  • 开张:展开,表现。
  • 退飞:指鸟儿飞回。
  • 莺谷:莺鸟栖息的山谷,比喻美好的境地。
  • 倒卓:倒立,比喻失意。
  • 龙门:比喻高远的境界或目标。
  •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预料。
  • :羞愧。
  • :命运。

翻译

十年磨砺箭头,致力于锋利的刀刃,终于追随红色的旗帜进入战场。 四海之内风云变幻,难以遇到合适的时机,一生中的勇气和忠诚容易展现。 飞回莺鸟栖息的山谷,春天的景色已凋零,倒立在通往高远目标的路上,前路模糊不清。 今日我既羞愧于自己的无知,也羞愧于命运的安排,笑过之后,歌声停止,突然感到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时机的感慨。诗中,“十年磨镞事锋铓”展现了诗人长期的准备和努力,而“始逐朱旗入战场”则象征着投身于激烈的竞争或挑战。诗人的一生充满了勇气和忠诚,但“四海风云难际会”表明他感到时机难以捉摸。后两句通过“退飞莺谷春零落”和“倒卓龙门路渺茫”描绘了诗人的失意和迷茫。最后,诗人对自己的无知和命运感到羞愧,歌声停止后的凄凉感,深刻反映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李山甫

唐人。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后流寓河朔间,依魏博幕府为从事,不得众情。文章雄健,名著一方。有集。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