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成诗

· 杜甫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古人认为见灯花是喜事的预兆。
  • 酒绿:指酒色碧绿,形容酒的色泽。
  • 儒术:儒家的学术思想。
  • 兵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 微官:小官,低微的官职。
  • 野人:指平民百姓,或指隐居不仕的人。

翻译

灯花为何如此欢喜,酒色碧绿正与我相亲。 醉意中任由自己成为客旅,诗篇写成后感觉有如神助。 战争的景象仍在眼前,儒家的学问怎能用来谋生。 共同被微小的官职束缚,低头感到愧对那些自由的野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杜甫在战乱时期的心境与处境。诗中“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以灯花和酒绿为引子,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后句“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则展现了他在醉酒中寻求慰藉,以及诗歌创作带来的精神寄托。诗的最后两句“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深刻反映了杜甫对战争的无奈、对儒学无法应用于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