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仲瑛避地嘉兴几二年闻回昆山往不见遇作诗寄之末章兼简白西长老二首

客来常问信,书去半沈浮。 两度黄梅雨,相思白发秋。 樵渔今短笠,山水古长洲。 寄语天宁老,龟巢赋咏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浮:比喻书信的往来不定,有时收到,有时未收到。
  • 黄梅雨: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正值梅子成熟,故称黄梅雨。
  • 相思:思念之情。
  • 白发秋:指年老时的秋天,暗喻岁月的流逝和思念的深长。
  • 樵渔:指隐居山林水边的生活。
  • 短笠:短小的斗笠,常用于遮阳挡雨。
  • 长洲:地名,这里可能指顾仲瑛的故乡或隐居之地。
  • 天宁老:指天宁寺的老僧。
  • 龟巢:可能指顾仲瑛的居所或隐居之地。
  • 赋咏:作诗吟咏。

翻译

客人来时常问起你的消息,书信去后却多半没有回音。 两度黄梅雨季已过,我在秋风中思念着你,白发渐生。 你如今隐居在山林水边,戴着短笠,过着樵渔的生活, 而我仍在思念着那古老的山水之地——长洲。 我想寄语天宁寺的老僧,你是否还在龟巢中吟咏诗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顾仲瑛的深切思念和对其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黄梅雨”和“白发秋”的意象,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友人的长久思念。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自己的现状和友人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羡慕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最后向天宁老僧询问友人的近况,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