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润天泽住持保宁寺

横林之北横山西,孤村流水古招提。 青苔一径童不扫,白云半间人共栖。 松枝甘露落麈尾,桂子香风吹麝脐。 我来欲问生公石,道价孰与生公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横林:横向生长的树林。
  • 横山:横向延伸的山脉。
  • 孤村:孤立的村庄。
  • 古招提:古老的寺庙。招提,即寺庙的别称。
  • 青苔: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绿色苔藓植物。
  • 麈尾:古代用麈(一种鹿类动物)的尾毛制作的拂尘,用以驱赶蚊蝇。
  • 麝脐:麝香的来源,麝香是从雄性麝鹿的腹部腺体中提取的香料。
  • 生公石:传说中唐代高僧生公的讲经石,此处借指高僧或高僧的教诲。

翻译

在横林的北面,横山的西侧,有一个孤立的村庄和古老的寺庙,被流水环绕。一条小径上长满了青苔,孩子们不去清扫,半间屋子里人们与白云共同栖息。松枝上的甘露滴落在麈尾上,桂子的香气被风吹拂到麝脐上。我来此地,想要探寻生公石的传说,想知道这里的道行和声望是否能与生公相媲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古老的寺庙景象,通过“横林”、“横山”、“孤村”、“古招提”等词语,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自然风光。诗中“青苔一径童不扫,白云半间人共栖”表达了寺庙的宁静与超脱,而“松枝甘露落麈尾,桂子香风吹麝脐”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寓意寺庙的清净与高洁。结尾的“我来欲问生公石,道价孰与生公齐”则体现了诗人对寺庙道行的敬仰与探寻,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僧教诲的向往。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