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以余欲徙居淞江之东设席书画舫邀袁子英陆元祥恢上人用江东日暮云分韵赋诗以饯余得江字用以留别
浮家野老双眉厖,捩柁欲度吴淞江。
东将入海钩涛泷,玉山山中别老庞。
西池之屋如艂艭,左图右书堆满窗。
灯花摇摇落银釭,葡萄滟滟倾玉缸。
四檐白雨飞流淙,若裂娲石银河洚。
主人长歌客按腔,翕然钟鼓相击撞。
酒酣捉笔如长杠,千军可扫鼎可扛。
诸公大才齐楚邦,骚坛老将森麾幢。
客来投戈乞受降,乃辱赠以白璧双。
明朝短棹缆解桩,冯夷前驱鼓逄逄。
海滨怀人倚石矼,书筒好寄黄耳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家野老:指漂泊在外的老人。
- 双眉厖:形容眉毛浓密。
- 捩柁:转动船舵,指开船。
- 吴淞江:河流名,流经江苏和上海。
- 钩涛泷:指在波涛中垂钓。
- 玉山:地名,此处指玉山山中。
- 老庞:指老朋友。
- 艂艭:小船。
- 银釭:银制的灯。
- 滟滟:水波闪动的样子。
- 玉缸:指酒器。
- 白雨:暴雨。
- 娲石:传说中女娲补天用的石头。
- 洚:大水。
- 按腔:按照曲调唱歌。
- 钟鼓:指乐器。
- 长杠:长杆,比喻笔力雄健。
- 鼎可扛:形容力气大,能扛起鼎。
- 骚坛:指诗坛。
- 麾幢:旗帜,比喻诗坛的领袖。
- 投戈: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 白璧双:成对的珍贵玉璧,比喻珍贵的礼物。
- 冯夷:水神名。
- 逄逄:鼓声。
- 石矼:石桥。
- 黄耳尨:指信使,传说中的能传递书信的狗。
翻译
漂泊在外的老人眉毛浓密,转动船舵准备横渡吴淞江。向东前往海边垂钓波涛,在玉山山中与老朋友告别。西池的小屋如同小船,窗边堆满了书籍和图画。灯花摇曳,银灯闪烁,葡萄酒在玉缸中波光粼粼。四周暴雨如注,仿佛银河从娲石裂缝中倾泻而下。主人长歌,客人按曲调应和,钟鼓声相互撞击。酒酣耳热时捉笔如挥长杆,笔力雄健足以扫平千军,扛起巨鼎。诸位大才如同齐楚的英豪,诗坛老将旗帜森严。客人放下武器请求投降,却受到赠予成对的白璧。明朝我将解开缆绳,水神冯夷在前开路,鼓声阵阵。在海滨怀念那些倚石桥的人,书信将由黄耳尨传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玉山,东行至海边的情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情感和旅途的期待。诗人以豪放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如“灯花摇摇落银釭,葡萄滟滟倾玉缸”等句,既展现了离别时的温馨场景,又透露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