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石湖

· 戴良
束发企名都,游宦及兹年。 遂陪登瀛侣,来上泛湖船。 水光曜残日,林影溢中天。 岩穴停桡见,楼台鼓枻看。 苍苍敛暝色,幂幂曳寒烟。 菰蒲有馀凄,鸥鹭相与閒。 窈窕趋回浦,荡漾媚遥川。 水宿怯宵清,篷卧爱月穿。 俯视潜夜鱼,仰睇冲晓鸢。 窘身愧浮霄,敛志惭跃渊。 何当谢冠冕,岁晏此盘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这里指成年。
  • 企名都:向往名都,即向往大城市。
  • 游宦:指离家在外做官或谋职。
  • 登瀛侣:指同游的朋友,瀛指瀛洲,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 :照耀。
  • 林影:树木的影子。
  • 岩穴:山洞。
  • 停桡:停船。
  • 鼓枻:划桨。
  • 苍苍:深青色,常用来形容天色或远山。
  • 敛暝色:收敛了黄昏的颜色。
  • 幂幂:形容烟雾浓密。
  • 曳寒烟:拖着寒冷的烟雾。
  • 菰蒲:两种水生植物,菰即茭白,蒲即香蒲。
  • 窈窕:形容水路曲折深远。
  • 趋回浦:走向曲折的水湾。
  • 荡漾:水波微动的样子。
  • 媚遥川:使远处的河流显得妩媚。
  • 水宿:夜宿船上。
  • 篷卧:在船篷下睡觉。
  • 俯视:向下看。
  • 潜夜鱼:夜晚潜藏在水中的鱼。
  • 仰睇:向上看。
  • 冲晓鸢:清晨飞翔的鸢鸟。
  • 窘身:使身体感到局促不安。
  • 浮霄:飞翔在高空。
  • 敛志:收敛心志,指内心平静。
  • 跃渊:跳入深渊,比喻追求高远。
  • 谢冠冕:辞去官职。
  • 岁晏:年末。

翻译

成年时我向往着繁华的大城市,如今在外做官已有多年。终于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同游览,来到了这泛湖的船上。夕阳的余晖照耀在水面上,树木的影子倒映在天空之中。停船在山洞前,划桨时眺望远处的楼台。天色渐渐暗淡,寒烟缭绕。水边的菰蒲显得凄凉,鸥鹭则悠闲自在。水路曲折深远,船只荡漾在妩媚的远河上。夜晚宿在船上,喜爱月光穿透船篷。低头看到夜晚潜藏的鱼,抬头望见清晨飞翔的鸢鸟。我感到身体局促,内心惭愧不能像它们那样自由。何时才能辞去官职,在年末时在这里盘旋不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泛舟湖上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诗中“水光曜残日,林影溢中天”等句,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而“窘身愧浮霄,敛志惭跃渊”则深刻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