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道中

· 卢琦
龙山兵火后,百里总萧疏。 官帑需新赋,公田索旧租。 莼鲈频有梦,鸿雁久无书。 自笑成何用,云边是旧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惠安道中的某个地方。
  • 兵火:战争与火灾,这里指战争带来的破坏。
  • 萧疏:稀疏,稀少,形容战后景象荒凉。
  • 官帑:官府的库房,这里指官府。
  • 新赋:新的赋税。
  • 公田:官府所有的田地。
  • 旧租:旧时的租税。
  • 莼鲈:莼菜和鲈鱼,常用来指代江南水乡的美味,这里可能指对家乡的思念。
  • 鸿雁:古代常用来比喻书信,这里指书信。
  • 无书:没有书信。
  • 自笑:自嘲。
  • 何用:有什么用处。
  • 云边:比喻遥远的地方,这里指诗人的家乡。
  • 旧庐:旧时的居所,指诗人的家乡。

翻译

龙山经历了战乱与火灾之后,百里之内都是一片荒凉。 官府需要征收新的赋税,公田还在索取旧时的租税。 我频频梦见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却久久没有收到亲人的书信。 我自嘲自己到底有什么用处,我的家乡就在那遥远的云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龙山兵火后,百里总萧疏”生动地勾勒出战后的凄凉,而“官帑需新赋,公田索旧租”则反映了战后百姓的沉重负担。后两句“莼鲈频有梦,鸿雁久无书”巧妙地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亲人音讯的渴望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最后两句“自笑成何用,云边是旧庐”则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嘲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卢琦

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