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斋

大哉宣圣,以诗教我。 兴观群怨,皆与曰可。 诚笃是学,感发志意。 善善恶恶,庶全美刺。 诗人得失,于焉考见。 妍媸在已,反省毋眩。 和以处众,不至于流。 设使雷同,其道亦缪。 惩创羞恶,中惟一致。 温柔敦厚,慎勿暴气。 用以事亲,孝哉有子。 移以为忠,曾不越此。 鸟兽草木,名类匪一。 惟笃学问,旁资多识。 是我宣圣,以诗设教。 下逮百王,是则是效。 嘉子嗜学,尤勤于诗。 以可名斋,义实在兹。 六义具存,既殚源委。 以咏以歌,性情斯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宣圣:指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 兴观群怨:指诗歌的四种作用,即兴起、观察、群集、怨恨。
  • 美刺:指赞美和批评。
  • 妍媸:美丑,这里指善恶。
  • 反省:自我反思。
  • 雷同:相同,这里指缺乏独立思考。
  • 惩创羞恶:指对恶行进行惩罚和羞辱。
  • 温柔敦厚:指性格温和、厚道。
  • 暴气:指情绪失控,发怒。
  • 事亲:侍奉父母。
  • 移以为忠:将孝道转化为忠诚。
  • 名类匪一:指事物的名称和类别不是单一的。
  • 旁资多识:指通过学习获得广泛的知识。
  • 六义:指诗歌的六种要素,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 殚源委:指彻底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

翻译

伟大的孔子,用诗歌教导我们。诗歌能够兴起、观察、群集、怨恨,都是可以的。真诚地学习,能够激发志向和意志。赞美善良,批评邪恶,以全面地表达美和刺。诗人的得失,由此可以考见。善恶在于自己,反省时不要迷惑。与众人和谐相处,不至于流于平庸。如果只是雷同,那么这个道理也是错误的。对恶行进行惩罚和羞辱,内心保持一致。性格温和厚道,谨慎不要发怒。用这样的态度侍奉父母,真是孝顺。将这种孝道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也不过如此。鸟兽草木,名称和类别不是单一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广泛的知识。这就是孔子用诗歌来设教的原因。从古至今,百王都以此为榜样。赞美你热爱学习,尤其勤奋于诗歌。以“可”命名你的斋室,意义就在这里。诗歌的六种要素都存在,彻底了解其来龙去脉。通过吟咏和歌唱,表达我们的情感和道理。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孔子以诗歌教育人的伟大,强调了诗歌在兴起、观察、群集、怨恨等方面的作用,以及通过诗歌学习善恶、反省自我、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诗中提到,通过诗歌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出温柔敦厚的性格,并将孝道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最后,诗人赞美了热爱学习、勤奋于诗歌的人,并以“可”命名斋室,体现了诗歌教育的深远意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孔子诗歌教育的崇敬和对诗歌学习的热爱。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