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鸿山吊梁伯鸾
我以饥驱,爰求乐土。
居近山麓,山名孔膴。
问之父老,曰伯鸾父。
尝登兹山,览历平楚。
因以名山,义匪誇诩。
注意山栖,兹非其所。
敬吊夫子,愿嗣德音。
隼栖择高,鱼游择深。
夫子当时,五噫讴吟。
出都接浙,笑掷华簪。
归隐杵臼,佣力是任。
配谐德曜,雍雍鼓琴。
上窥羲轩,下混古今。
以乐此心,俪古傲今。
而我肱折,不知息心。
年登知命,尚浮尚沈。
圣域缅邈,世途崎崟。
矢从夫子,投迩深窅。
既齐物我,兼忘昏晓。
万里非旷,一隙非小。
毋曰昭昭,示人皦皦。
聊从兹逝,以谢胶扰。
夫子不违,罔知适从。
蝇附以骥,菟罥以松。
有薪朝炊,有稻夜砻。
式依夫子,娱老考终。
优哉悠哉,歌以相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爰 (yuán):于是。
- 孔膴 (kǒng wǔ):美好的山名。
- 誇诩 (kuā xǔ):夸耀。
- 隼 (sǔn):一种猛禽。
- 五噫 (wǔ yī):指梁鸿的《五噫歌》。
- 华簪 (huá zān):华贵的簪子,比喻高官显位。
- 杵臼 (chǔ jiù):舂米的工具。
- 佣力 (yōng lì):出卖劳力。
- 德曜 (dé yào):德行光明。
- 羲轩 (xī xuān):指古代的贤王。
- 俪古傲今 (lì gǔ ào jīn):与古人并列,傲视今人。
- 肱折 (gōng shé):比喻劳累过度。
- 知命 (zhī mìng):指五十岁。
- 圣域 (shèng yù):圣人的境界。
- 崎崟 (qí yín):险峻。
- 投迩 (tóu ěr):投向近处。
- 深窅 (shēn yǎo):深远。
- 齐物我 (qí wù wǒ):物我两忘。
- 昏晓 (hūn xiǎo):早晚。
- 昭昭 (zhāo zhāo):明亮。
- 皦皦 (jiǎo jiǎo):明亮。
- 胶扰 (jiāo rǎo):纠缠纷扰。
- 罔知 (wǎng zhī):不知道。
- 菟罥 (tú juàn):菟丝子缠绕。
- 砻 (lóng):磨。
- 考终 (kǎo zhōng):长寿而终。
- 相舂 (xiāng chōng):相互慰藉。
翻译
我因为饥饿而四处奔波,于是寻求一个安乐的地方。居住在山脚下,这座山名叫孔膴,非常美好。询问父老,他们说这是伯鸾的父亲曾经居住的地方。伯鸾曾经登上这座山,眺望平坦的楚地。因此这座山以他的名字命名,并非夸耀。我注意到山中的隐居生活,这里并不是我所追求的。我敬仰地吊念夫子,希望继承他的美德。像隼鸟选择高处栖息,鱼儿选择深水游泳一样,夫子当时吟唱《五噫歌》,离开都城,接续浙地的风土,笑着抛弃了华贵的簪子。回到这里隐居,以舂米为生,与德行光明的伴侣和谐相处,共同弹琴。向上仰望羲轩这样的古代贤王,向下融合古今,以此来愉悦心灵,与古人并列,傲视今人。而我却劳累过度,不知道如何休息。到了五十岁,仍然漂泊不定。圣人的境界遥远,世途险峻。我发誓要跟随夫子,投身于近处的深远之地。既物我两忘,也忘记了早晚。万里并不遥远,一隙也非狭小。不要说一切都明亮,展示给人看。我只想从这里离开,以谢绝纠缠纷扰。夫子不违背,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像苍蝇附着在骏马上,菟丝子缠绕在松树上一样。有薪柴早晨做饭,有稻米夜晚磨粉。依照夫子的方式,快乐地度过晚年,长寿而终。悠闲自在,唱歌相互慰藉。
赏析
这首作品是元代郑元祐对梁鸿(伯鸾)的追思与赞美。诗中,郑元祐表达了自己对梁鸿高尚品德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在世途中的迷茫与挣扎。通过对梁鸿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的结尾,郑元祐表达了对梁鸿生活方式的认同,并希望自己也能像梁鸿一样,过上一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梁鸿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