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旦后四日留别宗坛师松溪许君邹君心远五首

· 卢挚
霜袍行客再来时,不独青山慰所思。 咽路黄冠定奇士,半能歌我《步虚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旦: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
  • 宗坛师:指道教中的高僧或道士。
  • 松溪: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道观或修行之地。
  • 许君、邹君、心远: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
  • 霜袍:指道士的服装,因道袍常为白色,故称霜袍。
  • 行客:旅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不独:不仅仅。
  • 咽路:指道士在修行时念诵经文的声音。
  • 黄冠:道士的别称,因道士戴黄色帽子而得名。
  • 奇士:非凡的人,有特殊才能或品德的人。
  • 步虚词:道教中的一种吟唱形式,类似于诗歌。

翻译

当我再次来到这里,穿着霜袍的旅人,不仅仅是因为这青山美景慰藉了我的思绪。那些在修行路上念诵经文的道士,必定是些非凡的人物,他们中有一半人能够吟唱我创作的《步虚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友的深厚情感。诗中,“霜袍行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而“不独青山慰所思”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后两句赞美了道士们的非凡才能,特别是他们能够吟唱诗人创作的《步虚词》,显示了诗人对道友们的敬重和对自己作品的自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卢挚

卢挚

卢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