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维夷门歌尽述侯嬴朱亥之事今春侍大人官汴省得以周览城郭而遗台废圃往往瓦砾山积所谓夷门者不可复识其处而嬴亥遗迹无知之者千数百年于此矣用其意作歌续其后大德甲辰岁也

· 卢亘
忆昔词客歌夷门,七雄争战纷如云。 信陵盗符侯嬴死,铁锤击碎邯郸军。 后来谁震关河响,五季相乘如反掌。 当年意气作飞烟,空馀朽骨埋黄壤。 宋家九叶二百秋,仁涵义染还生羞。 寿山穹窿九州哭,独有遗民恨销骨。 易水南流汴水清,黄河不洗中原兵。 天戈一指八纮举,四海无波日月明。 雄台屹立天垣近,夔皋继出扶皇运。 桑阴蔽日麦连云,坐看龚黄清列郡。 我来喜遇春如海,瓦砾生烟变光彩。 红尘扑面人不知,独过屠门吊朱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门:古代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东门,因位于夷山之上而得名。
  • 侯嬴朱亥:战国时期魏国的两位著名侠士,与信陵君关系密切。
  • 信陵盗符:指信陵君窃取魏国兵符,以救赵国之事。
  • 邯郸军:指赵国的军队,邯郸是赵国的都城。
  • 五季:指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宋家九叶:指宋朝从太祖赵匡胤到钦宗赵桓共九位皇帝。
  • 寿山:指汴京附近的寿山,这里象征宋朝的兴衰。
  • 九州:古代中国的代称,泛指全中国。
  • 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
  • 夔皋:古代传说中的贤臣,这里比喻贤能的官员。
  • 龚黄:指龚遂和黄霸,两位汉代著名的清官。

翻译

回忆往昔,词客吟咏夷门,七国争霸战乱如云。信陵君窃取兵符,侯嬴为之牺牲,朱亥用铁锤击溃邯郸的军队。后来,谁还能震动关河的声响,五代更迭如同反掌之间。当年的英雄气概化作飞烟,只剩下朽骨埋藏黄土之下。

宋朝历经九代,二百年间,仁义之风涵养,仍有羞愧之事。寿山高耸,九州哭泣,唯有遗民深感遗憾。易水向南流,汴水清澈,黄河未能洗净中原的战乱。天戈一指,八方极远之地皆举,四海之内无波澜,日月明亮。

雄伟的台阁屹立在天垣附近,贤臣如夔皋相继出现,扶持皇朝的命运。桑阴蔽日,麦田连云,坐看如龚遂、黄霸般的清官治理列郡。我来到这里,喜逢春日如海,瓦砾生烟,变化出光彩。红尘扑面,人们不知,我独自经过屠门,凭吊朱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夷门、侯嬴、朱亥等历史元素的回忆,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英雄人物的悲壮命运。诗中,卢亘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从战国到宋朝的历史画卷,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末,诗人以春日和瓦砾的变化,寓意历史的循环和希望的重生,同时通过独自凭吊朱亥,抒发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卢亘

元汲郡人,字彦威。幼颖悟,博览群书。为文雄逸,尤工于诗。以拟著《滕王阁记》,受知于姚燧,荐为国史院编修。后以待制卒。有《彦威集》。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