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显宗墨竹

· 卢亘
天人赋物如天工,墨光洒竹回天容。千年劲玉寒不死,清波照响悲吟龙。 烟凝草绿承华殿,鬼冷秋霜月如练。长毫写影竹不知,《子夜歌》残空记面。 春云一散风吹尘,茫茫海色翻青鳞。金仙泪痕愁汉月,尚怜玉轴随时新。 梦跨茅龙上天去,女娲补天天不语。海绡画鸾生翠羽,踏破银湾湿河鼓。 射龙江深春不度,风色萧萧怨千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人:指具有超凡才能的人。
  • 墨光:指墨迹的光泽。
  • 回天容:使天空的容颜回转,形容墨竹的生动。
  • 劲玉:形容竹子的坚韧如玉。
  • 悲吟龙:比喻竹声如龙吟,带有悲凉之感。
  • 承华殿:宫殿名。
  • 鬼冷:形容秋夜的寒冷。
  • 月如练:形容月光如丝练般洁白。
  • 长毫:指毛笔。
  • 写影:描绘形象。
  • 《子夜歌》:古代歌曲名。
  • 春云:春天的云。
  • 茫茫海色:形容海面广阔无边。
  • 翻青鳞:形容海浪如青色的鱼鳞翻滚。
  • 金仙:指金显宗,此处用以尊称。
  • 玉轴:指书画的轴心,此处指画作。
  • 茅龙:传说中的神兽,能载人飞行。
  • 女娲补天:中国古代神话,女娲炼石补天。
  • 海绡:海中的丝绸,形容轻薄透明。
  • 翠羽:翠绿色的羽毛。
  • 银湾:银河。
  • 河鼓:星名,即牛郎星。
  • 射龙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萧萧:形容风声。

翻译

天人般的才能如同天工,墨迹洒在竹上,仿佛使天空的容颜回转。千年坚韧的竹子寒风中不死,清波中回响着悲凉的龙吟。 烟雾凝结在绿草上,承华殿中,秋夜的寒冷使鬼魂都感到冷,月光如丝练般洁白。长长的毛笔描绘出竹子的形象,但《子夜歌》的歌声已逝,只留下空白的记忆。 春天的云一散,风吹起尘埃,茫茫的海面上海浪如青色的鱼鳞翻滚。金显宗的泪痕中,汉月的忧愁依旧,尚怜那随时更新的画作。 梦中骑着茅龙飞上天,女娲补天的神话中,天不语。海中的丝绸上画着鸾鸟,生出翠绿色的羽毛,踏破银河,湿透了河鼓星。 射龙江深处,春天的气息不曾到达,风声萧萧,怨恨千古。

赏析

这首作品以墨竹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诗中“天人赋物如天工”一句,既赞美了墨竹的艺术价值,也隐喻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崇高追求。后文通过“劲玉”、“悲吟龙”等形象,赋予了竹子坚韧与悲凉的特质,与金显宗的情感相呼应。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艺术与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反思。

卢亘

元汲郡人,字彦威。幼颖悟,博览群书。为文雄逸,尤工于诗。以拟著《滕王阁记》,受知于姚燧,荐为国史院编修。后以待制卒。有《彦威集》。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