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椎髻:古代一种发髻的样式,形状像椎子。
- 消髀:指因长时间骑马而使大腿肌肉消瘦。
- 借箸筹边:借用筷子来比喻筹划边疆事务。
- 青草黄茅:指边疆的荒凉景象。
- 瘴烟:指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有毒烟雾,常指瘴气。
- 忠丹:忠诚的心。
翻译
骑马劳顿,因长时间骑马大腿肌肉都消瘦了,从广西出发到边疆有两千里之遥。借用筷子来比喻筹划边疆事务,丞相对此感到高兴。 两年来,我独自一人骑马往返八次,穿梭在青草黄茅覆盖的瘴烟之中。骑马劳顿,就像这样,我不负公职,不掠夺他人之美。 我以一寸忠诚的心来报答天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忠诚的官员在边疆的艰辛生活和坚定不移的忠诚。通过“鞍马劳”、“消髀”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官员因长途骑马而身体疲惫的情景。诗中“借箸筹边”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表达了官员对边疆事务的深思熟虑和丞相对其工作的认可。最后,“一寸忠丹报天子”直抒胸臆,彰显了官员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天子的报效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赞美。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
谢应芳的其他作品
- 《 和郜彦清州判莫春寓僧舍 》 —— [ 元 ] 谢应芳
- 《 水调歌头 ·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 —— [ 元 ] 谢应芳
- 《 次韵答许西溪 》 —— [ 元 ] 谢应芳
- 《 张仁兄弟濠梁蒙恩还乡 》 —— [ 元 ] 谢应芳
- 《 二月归田舍作四首 其一 》 —— [ 元 ] 谢应芳
- 《 赠章彦复省掾 》 —— [ 元 ] 谢应芳
- 《 一剪梅 》 —— [ 元 ] 谢应芳
- 《 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 其二 》 —— [ 元 ] 谢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