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 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载:六年。
  • 相忆:相互思念。
  • 一日似三秋:形容思念之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雪添蓬鬓:形容岁月流逝,头发变白如雪。
  • 着述:写作。
  • 穷愁:困苦忧愁。
  • 安道:人名,可能是指朋友。
  • 兴尽:兴致消退。
  • 琼楼:华美的楼阁,常指仙境中的建筑。
  • 龙伯:神话中的巨人。
  • 鼍鼓:鼍(tuó),即扬子鳄,鼍鼓指用鼍皮制成的鼓。
  • 阳侯:古代神话中的波涛之神。
  • 双鲤:指书信,古时书信藏在两片木板中,形似鲤鱼。
  • 白雪阳春:指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巴讴:巴地的民歌。
  • 什袭:重重包裹,形容珍藏。
  • 制弓裘:制作弓箭和皮衣,比喻传承技艺。

翻译

六年来我一直思念着你,一天不见就像过了三个秋天。分别后,岁月如雪,让我的头发变得花白,我通过写作来排遣心中的忧愁。多少次想要去找你,就像在溪边看到帆船飞快地离去,兴致消退后又返回。明月从东海升起,隐约可见那华美的楼阁。

我呼唤着龙伯,敲击着鼍鼓,让波涛之神舞动起来。不知何时我们能再次举杯畅饮,重唱那芦苇丛生的旧日汀洲之歌。多谢你寄来的书信,那几首高雅的曲子,是为了让我和巴地的民歌相和。我将这些珍藏起来,交给我的儿辈,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传承这门技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待重逢的情感。通过“一日似三秋”、“雪添蓬鬓”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诗中运用了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象,如“龙伯”、“鼍鼓”、“琼楼”等,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结尾处提到将友人的书信和音乐珍藏并传承给后代,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