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无锡书所见
朝发吴门东,暮宿锡山下。
隔墙语呜咽,云是流移者。
生来本村居,白首事耕稼。
居城仅期月,区区避兵马。
狂奴称老虎,咥人空四野。
城降人出关,方□虎遭呙。
里胥俄促人,负郭一网打。
监官驱上船,寸步不少假。
不知遣何之,骨肉忍相舍。
□□哭声悲,涕与泪交泻。
同行千数人,瘦骨皆□把。
铁索连系颈,俯首若喑哑。
天高恐未闻,尔悲知者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门:苏州的别称。
- 锡山: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
- 呜咽:低声哭泣。
- 流移者:流离失所的人。
- 区区: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
- 咥人(dié rén):吃人。
- 里胥:古代乡村的小吏。
- 负郭:靠近城墙。
- 监官:监管的官员。
- 喑哑(yīn yǎ):沉默不语。
翻译
早晨从苏州出发,晚上住在无锡山下。 隔着墙听到哭泣声,原来是一位流离失所的人。 他生来就在乡村,一生都在耕种。 在城里仅住了一个月,只是为了躲避战乱。 有恶人自称老虎,残忍地杀害百姓。 城池被攻破后,人们被迫出城,这时老虎被杀。 乡村小吏突然来抓人,连城墙附近的人也不放过。 监管的官员驱赶他们上船,丝毫不留情。 不知道他们将被送往何处,只能忍痛与家人分离。 哭泣声悲切,泪水与鼻涕交织流淌。 同行的大约有一千人,个个瘦弱。 铁索将他们连在一起,低头沉默,仿佛哑巴。 天高皇帝远,恐怕无人知晓他们的悲惨, 知道他们悲惨的人实在太少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的悲惨遭遇,通过对比平静的乡村生活与战乱中的流离失所,深刻反映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诗中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如“隔墙语呜咽”、“铁索连系颈”,生动地展现了被压迫者的无助和绝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战乱中受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