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曹云西山水

笔底江山不露锋,茅茨十尺倚长松。 采芝空谷归何晚? 知在晴云第几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笔底江山:指画中的山水景致。
  • 不露锋:形容画技高超,不显山露水,即不刻意突出技巧。
  • 茅茨:茅草覆盖的屋顶,指简陋的房屋。
  • 采芝:采摘灵芝,象征隐士的生活。
  • 空谷:空旷的山谷。
  • 晴云:晴朗天空中的云。

翻译

画中的山水景致,技巧高超而不显山露水,简陋的茅屋十尺高,依傍着高大的松树。 在空旷的山谷中采摘灵芝,归来时已是黄昏,不知身在晴朗天空中的云层第几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水的画面,通过“笔底江山不露锋”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含蓄的风格。诗中“茅茨十尺倚长松”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简朴而幽静的山居图景。后两句“采芝空谷归何晚?知在晴云第几重?”则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外桃源的遐想,语言含蓄而意境深远。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