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福建廉访辅大使

臬官难称是闽中,遗爱堂堂得比公。 姓字丹青太史笔,岁时笾豆素王宫。 一生姜桂那时辣,百死江湖必向东。 从古仁贤有家世,名郎台阁已生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臬官:古代官名,指掌管刑法的官员。
  • 遗爱:指官员离任后留下的恩泽。
  • 堂堂:形容正大光明。
  • 丹青:指绘画,这里比喻记载。
  • 太史笔:指史官的笔,比喻记载历史的笔。
  • 岁时笾豆:指每年的祭祀活动。笾豆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
  • 素王宫:指清廉的官员的居所。
  • 姜桂:比喻刚正不阿的品质。
  • 那时辣:比喻当时的刚烈。
  • 百死江湖:形容历经艰险。
  • 台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职。

翻译

在福建担任掌管刑法的官员是难以称职的,但你留下的恩泽却如此正大光明,足以与前贤相比。你的名字和事迹被史官用笔记载,每年的祭祀活动中,你的清廉形象在素王宫中被纪念。你一生刚正不阿,如同姜桂般辛辣,无论经历多少艰险,你的志向始终向东。自古以来,仁贤之士都有良好的家世,而你已经在朝廷中展现出风采,预示着将来的显赫。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在福建担任臬官的人物,通过对其政绩和品德的描述,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深远的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丹青太史笔”、“素王宫”等,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同时,通过对“姜桂那时辣”和“百死江湖必向东”的描绘,凸显了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忠诚不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这位臬官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