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

梦觉依然一草寮,浮踪已惯任飘摇。 虚檐晴气生朝露,远树寒声过夜潮。 白骨又惊山下满,朱颜刚向客中消。 时平不爱通侯印,且愿深林作老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寮(cǎo liáo):简陋的茅屋。
  • 浮踪:漂泊不定的行踪。
  • 虚檐:空旷的屋檐。
  • 晴气:清新的空气。
  • 朝露:早晨的露水。
  • 寒声:寒冷的声音,这里指风声或潮声。
  • 夜潮:夜晚的潮水声。
  • 白骨:指战死者的遗骸。
  • 朱颜:指年轻时的容颜。
  • 通侯印:指高官的印章,象征权位。
  • 老樵:年老的樵夫,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翻译

醒来时,仍旧在一间简陋的茅屋中,我已习惯于漂泊不定的行踪。空旷的屋檐下,清新的空气凝结成朝露,远处的树木间,寒冷的风声随着夜潮传来。山下又惊现许多战死者的遗骸,而我的青春容颜也在客居他乡中逐渐消逝。在和平的年代,我不爱追逐高官的权位,只愿在深林中做一个年老的樵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习惯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梦觉依然一草寮”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浮踪已惯任飘摇”则体现了诗人对流浪生涯的接受与习惯。后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虚檐晴气生朝露”和“远树寒声过夜潮”,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最后两句“时平不爱通侯印,且愿深林作老樵”,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权势的淡漠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情怀。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