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斋次韵

贫贱知心老弟兄,祗疑相得似前生。 避穷无地犹贪学,负谤如天底用名。 兵后脱身宜共惜,书中薄业尚堪耕。 殷勤预约频频见,未见亦须频寄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畬斋:指简陋的书房。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
  • 戴表元:元代诗人。
  • 相得:相处得很好。
  • 负谤:遭受诽谤。
  • 底用:何用,有什么用。
  • 兵后:战乱之后。
  • 薄业:微薄的产业,这里指学问。
  • 殷勤:热情周到。
  • 频频:多次,频繁。

翻译

贫穷和卑微中得知心的老兄弟,只觉得彼此相处得很好,仿佛前世就有缘。 无处可逃避贫困,却仍然贪恋学习;遭受天大的诽谤,名声又有何用? 战乱之后能够脱身,我们应该共同珍惜;书中的学问,虽然微薄,但仍可耕耘。 热情地约定要经常相见,即使不见面,也要频繁地传递消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戴表元在贫困和战乱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执着。诗中,“贫贱知心老弟兄”一句,即展现了诗人与其友深厚的情谊,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他们依然相互扶持,共同追求学问。诗人的态度坚定而乐观,即使在遭受诽谤和名声无用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学习,认为学问是值得耕耘的“薄业”。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相见的热切期待,即使不能见面,也要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