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都目之官奉化

小垒飞书定不难,十年清苦旧儒冠。 黄帘日转山衙静,彩笔春消海驿寒。 坂马易劳须缓骋,潮鱼虽美莫多餐。 人来肯寄平安不,茅屋三间伴剡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小垒:小型的堡垒,这里指小官署。
  • 飞书:快速传递的书信。
  • 清苦:清贫而坚守节操。
  • 儒冠:儒者的帽子,代指儒者或读书人。
  • 黄帘:黄色的帘幕,这里指官署的装饰。
  • 山衙:山中的官署。
  • 彩笔:有彩饰的笔,这里指文采飞扬的笔。
  • 海驿:海边的驿站。
  • 坂马:坡地上的马,这里指在艰难环境中工作的人。
  • 潮鱼:指海鱼。
  • 平安不:平安否,即是否平安。
  • 剡滩: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嵊州市。

翻译

在小型的官署中快速传递书信定然不难,十年间清贫而坚守节操的儒者生涯已成过去。黄色的帘幕随着日光转动,山中的官署静谧无声,彩笔挥洒,春意盎然,驱散了海边驿站的寒意。坡地上的马容易劳累,需要缓慢驰骋,海鱼虽然美味,但不宜多食。来人是否愿意寄来平安的消息,我愿有三间茅屋相伴,静静地陪伴在剡滩之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官署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坚守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小垒飞书”、“黄帘日转”等意象生动展现了官署的宁静与忙碌,而“坂马易劳”、“潮鱼虽美”则巧妙地运用比喻,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度。结尾的“茅屋三间伴剡滩”更是寄托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深切向往。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