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微师至面壁洞

· 徐熥
竹径云阴乱,松门夜色虚。 佛多同客礼,洞半借僧居。 幡动风来后,钟残月上初。 何须别栖隐,此地即吾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微师:指佛教中的小乘佛教僧人。
面壁洞:指一个僧人修行的地方,通常是山洞。
熥(tóng):徐熥的名字。
竹径:小径旁种植了竹子。
云阴:云的阴影。
幡:指寺庙里的旗帜。
残:指尚未完全消失的。

翻译

竹林小径被云的阴影掩映,松木的门在夜色中显得空虚。
佛陀和许多客人一起礼佛,洞穴里半借给僧人居住。
风吹动了寺庙的旗帜,钟声敲响后,月亮刚刚升起。
何必再去寻找隐居之地,这里就是我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面壁洞中修行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竹林小径、云的阴影、夜色中的松门、寺庙的幡和钟声、月亮的升起等细节,展现了僧人虔诚的修行态度和对这个地方的依恋之情。诗中表达了一种安静、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