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孔林:拜访孔子的墓地。
- 洙泗:洙水和泗水,古代流经鲁国的两条河,这里指代鲁国。
- 潆回:水流回旋的样子。
- 两派分:指洙水和泗水分别流经不同的地方。
- 泰山龙护:比喻孔子的地位崇高,如同泰山一般,受到龙的保护。
- 素王坟:指孔子的墓地,素王是对孔子的尊称。
- 传经:传授经典。
- 三千士:指孔子的弟子,据说有三千人。
- 执贽:古代初次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这里指难以遇到尊贵的君主。
- 七十君:指古代的七十位君主。
- 室筑空场:指孔子的墓地空旷,没有建筑。
- 生蔓草:长满了杂草。
- 树残荒陇:指墓地周围的树木残破,土地荒凉。
- 起寒云:形容天气寒冷,云雾缭绕。
- 一抔马鬣:一捧土,马鬣指马的鬃毛,这里比喻土堆。
- 勤瞻拜:频繁地瞻仰和拜祭。
- 荐鲁芹:向孔子献上鲁地的芹菜,表示敬意。
翻译
洙水和泗水在鲁国回旋分流,泰山般的尊贵保护着素王的坟墓。 孔子传授经典已经感化了三千弟子,却难以遇到七十位尊贵的君主。 墓地空旷,长满了杂草,树木残破,土地荒凉,寒云缭绕。 我频繁地瞻仰和拜祭这一捧土堆,想在春风中向孔子献上鲁地的芹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孔子的深切敬仰和对孔子墓地的凄凉景象的感慨。诗中,“洙泗潆回”和“泰山龙护”描绘了孔子在鲁国的崇高地位和受到的保护,而“传经已化三千士,执贽难逢七十君”则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影响力和与权贵的距离。后两句通过对墓地荒凉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孔子逝去的哀思,以及对孔子精神的缅怀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