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港口别方思道二阕
花满河阳,棠阴蔽野,久着贤声。记京第相逢,仙凫书接,山楼久住,藜火宵明。笔擅三长,才堪八面,每见挥毫对客成。白鸥园,平生老眼,为尔偏青。
谩夸词翰纵横。还自愧、文章浪得名。念此日编摩,真劳旧宰,它年流播,尽付来英。宝泽楼前,琼恩堂上,几度笙歌共醉醒。沧洲远,鳌峰乌石,目送君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沁园春 - 《沁园春·港口别方思道二阕》是明代诗人夏言的作品。
棠阴 - 指棠树的阴凉处。
贤声 - 指有声望的人。
京第 - 指京城中的高第,即高官显贵的住所。
仙凫 - 指传说中的仙鸟。
藜火 - 指晚上点燃的灯火。
笔擅三长 - 指擅长写三长体诗(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才堪八面 - 指才华可以应付各种场合。
白鸥园 - 诗人的园林别墅。
词翰 - 指词章。
琼恩 - 指珍贵的恩惠。
沧洲 - 指遥远的海岛。
鳌峰乌石 - 指遥远的高山和黑色的石头。
翻译
春天的园子里,鲜花盛开在河阳,棠树的阴凉处掩映着原野,已经传颂了很久的贤人的声誉。记得在京城的高第相遇,仙鸟送来书信,山楼长久居住,晚上灯火通明。擅长写三长体诗,才华可以应付各种场合,每次挥毫对客都能有所成就。在白鸥园里,一生中见过的许多景物,都因为你而变得更加美好。
虽然夸夸其谈,但词章却自觉不够流畅,还在自我反省中,文章虽然有些名气,但仍感到愧疚。想到这些日子的创作辛苦,真的辛苦了老前辈,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传播更多,全部奉献给后来的英才。在宝泽楼前,琼贵的恩惠之地,几次笙歌共同醉醒。眼望着遥远的沧洲,高耸的鳌峰和黑色的石头,目送你的离去。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春天园林景致为主线,通过描绘花开河阳、棠树阴凉、贤人声誉等景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意境深远,富有诗意。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省和期许也贯穿全文,表现了对文学事业的执着和追求。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向往和追求。

夏言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水调歌头 · 答王浚川司马 》 —— [ 明 ] 夏言
- 《 沁园春 · 港口别方思道二阕 》 —— [ 明 ] 夏言
- 《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 》 —— [ 明 ] 夏言
- 《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 》 —— [ 明 ] 夏言
- 《 沁园春 · 港口别方思道二阕 》 —— [ 明 ] 夏言
- 《 如梦令 其三 掬水月在手 》 —— [ 明 ] 夏言
- 《 大江东去次苏韵,赠槐川侍御 》 —— [ 明 ] 夏言
- 《 沁园春 · 港口别方思道二阕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