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答王浚川司马

· 夏言
鸣雨歇深院,高门闭重关。虚室凉生枕簟,昼寝梦魂安。天外好气时至,林际断霞孤映,鸦带夕阳还。庭交莎草绿,砌拥蜀葵丹。 暑气销,暝阴敛,角声残。起步檐楹徙倚,聊得簿书闲。却忆年时故里,曾唤小舟载酒,草阁枕江寒。月明歌绿水,云静看青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雨:指雨声响亮。
  • 枕簟(zhěn diàn):古代用来枕头的席子。
  • 昼寝:白天午睡。
  • 天外好气:指天空中的清新气息。
  • 断霞:残余的晚霞。
  • 鸦带:乌鸦随着夕阳飞回。
  • 庭交:庭院里的交错。
  • 莎草(suō cǎo):一种草本植物。
  • 砌拥:围绕。
  • 蜀葵(shǔ kuí):一种开黄色花朵的植物。
  • 暝阴:黄昏时分的阴影。
  • 角声:指夜间的钟声。
  • 檐楹(yán yíng):房檐和门楣。
  • 簿书(bó shū):书籍。
  • 草阁:草屋。
  • 枕江:枕着江水入睡。

翻译

雨声响亮,停歇在深深的院子里,高大的门紧紧地关上。空荡的房间里凉意袭来,白天可以在这里安心地午睡。清新的空气从天外飘来,树林间的残余晚霞孤独地映照着,乌鸦随着夕阳飞回。庭院里绿草交错,石砌围绕着黄色的蜀葵花。

暑气逐渐消散,黄昏的阴影渐渐收敛,夜间的钟声渐渐消失。走动在檐下和门楣旁,随意地翻看书籍,感慨起往昔在故乡的时光,曾经召唤小船载着酒,在草屋枕着江水的寒意。月明时候唱歌,看着绿水和青山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凉爽的夏日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事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清风拂面、雨声淅沥的夏日氛围,展现了一种恬静优美的意境。

夏言

夏言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