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文敏杨太师墓次江提学韵

野狐三度扈王师,诸将从公受指麾。 赐解御裘冬觉暖,诏裁密旨夜常随。 前筹不数貔貅力,末命仍归喉舌司。 万里回銮惊驾晏,军中未有一人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野狐(yě hú):指智谋出众的人。貔貅(pí xiū):传说中的瑞兽,形状像狮子,有角,无尾,善斩恶鬼。(luán):皇帝乘坐的华丽车辇。

翻译

野狐三次随从王师出征,各位将领都听从他的指挥。他被赐予解暖的御裘,冬天感到温暖,皇帝的密旨常常随身携带。他在前期的谋划中并未计算到貔貅的力量,最后的命令却仍然由皇帝的心腹大臣执行。当皇帝驾临万里回朝时,军中却没有一个人知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智谋出众的谋士在战争中的聪明才智和隐秘行动。野狐代表了智谋出众的人,他在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指挥将领,隐匿行踪,最终在皇帝归朝时仍然保持低调,展现出了他的智谋和忠诚。整首诗意境深远,描绘了一个隐秘而英雄的形象,展现了古代战争中智谋和忠诚的重要性。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