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废寺

· 徐熥
宝殿莽萧萧,残僧宿敝寮。 壁馀昏后画,树绝挂时瓢。 碑毁龟趺损,梁荒鼠族骄。 听经知识少,驯虎度危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殿:指寺庙中的主殿,通常供奉佛像。
  • 莽萧萧:形容荒凉、寂静无声的样子。
  • 残僧:指剩下的、不多的僧人。
  • 敝寮:破旧的僧舍。
  • 壁馀:墙壁上残留的。
  • 昏后画:指年代久远、色彩暗淡的壁画。
  • 树绝:树木枯死。
  • 挂时瓢:指挂在树上的瓢,象征僧人的简朴生活。
  • 碑毁:石碑损坏。
  • 龟趺:石碑的基座,通常雕刻成龟形。
  • 梁荒:指寺庙的梁木腐朽。
  • 鼠族骄:形容老鼠在废弃的寺庙中肆无忌惮。
  • 听经知识少:指前来听经的人少,也指对佛经有深入了解的人不多。
  • 驯虎度危桥:比喻在危险的情况下能够镇定自若。

翻译

寺庙的主殿荒凉寂静,只剩下几个僧人在破旧的僧舍中过夜。墙壁上残留着色彩暗淡的古老壁画,树木已经枯死,挂在上面的瓢也不见了。石碑损坏,基座也已破损,寺庙的梁木腐朽,老鼠在其中肆无忌惮。前来听经的人少,对佛经有深入了解的人也不多,但这里依然有人能像驯服老虎一样,镇定地度过危险的桥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座废弃寺庙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昔日辉煌与今日的破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事物衰败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昏后画”、“挂时瓢”等,生动地勾勒出了寺庙的历史沧桑。末句“驯虎度危桥”则寓意深刻,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镇定和勇气的精神。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