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 徐熥
归期无定数难占,凤蜡烧残夜未厌。 几点金徽桃后谱,半边铜镜嫁时奁。 红销榴带丝空结,朱褪樱唇酒不沾。 梦醒碧纱窗外月,梅花疏影满雕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定数:无法确定的数目。
  • 凤蜡:即凤烛,指华美的蜡烛。
  • 烧残:燃烧剩余。
  • 夜未厌:夜晚未尽。
  • 金徽:指琴上的金色标志,也指琴。
  • 桃后谱:桃花后的曲谱,可能指春天的曲子。
  • 铜镜:古代的镜子,多用铜制成。
  • 嫁时奁:出嫁时所带的妆奁,即嫁妆。
  • 红销:红色褪去。
  • 榴带:石榴花色的带子。
  • 朱褪:红色褪去。
  • 樱唇:形容女子红润的嘴唇。
  • 酒不沾:不饮酒。
  • 碧纱窗:绿色的纱窗。
  • 梅花疏影:梅花稀疏的影子。
  • 雕檐:雕刻精美的屋檐。

翻译

归来的日期无法预知,难以占卜,华美的蜡烛已烧得只剩残余,但夜晚还未结束。琴上的金色标志和桃花后的曲谱,半边铜镜是出嫁时所带的妆奁。石榴花色的带子已褪色,红色也已消退,红润的嘴唇未沾一滴酒。梦醒时分,碧纱窗外是明亮的月光,梅花稀疏的影子洒满了雕刻精美的屋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的静谧与寂寞,通过对蜡烛、琴谱、铜镜等物品的描写,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无果。诗中“归期无定数难占”一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归期的无奈和不确定,而“凤蜡烧残夜未厌”则进一步以蜡烛的残余象征时间的漫长和等待的煎熬。后文通过对琴、镜、带、唇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清冷。结尾的“梅花疏影满雕檐”则以梅花的疏影和雕檐的精美,形成了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美感。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