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山中无栋宇,小屋但诛茅。 境僻人烟少,林深虎迹交。 暗泉通石窦,炎日避松梢。 寂寞元吾事,披襟诵解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ū):割下、剪下。
  • 境僻(jìng pì):地方偏僻。
  • 虎迹(hǔ jì):老虎的脚印。
  • 石窦(shí dòu):石洞。
  • 松梢(sōng shāo):松树的尖端。
  • 元吾(yuán wú):指自己。

翻译

在山中,没有高大的房屋,只有一间小屋,盖着茅草。这里地方偏僻,人烟稀少,茂密的树林中甚至有老虎的脚印。一条暗泉流向石洞,炎炎夏日时,我躲在松树的阴凉下。寂寞的时光里,我披着衣襟,默默吟诵着自己的感悟和讽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隐士的生活场景,表现了隐居山林中的清幽和孤寂。诗人通过描写山中的小屋、茅草、虎迹、石洞等细节,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环境中,诗人能够静心思考,吟诵自己的感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静谧和思索的感觉。

孙继皋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