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惆怅

渌水三年,小桥畔,相逢曾赋。长凝伫,青骢有影,章台无路。月下凭肩衣尚暖,楼头密约书成蠹。访城西、惟有画檐蛛,丝如故。 晓云意,人空慕。题诗客,愁应诉。奈绿阴满径,乍逢崔护。芍药已付春梦远,杨花有被东风误。想雕栏、不追却沾泥,言还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渌水(lù shuǐ):指渌水河,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渑池县一带。 章台(zhāng tái):古代宫殿建筑,此处指宫殿。 肩衣(jiān yī):古代一种斗篷式的外衣。 密约(mì yuē):秘密约定。 画檐(huà yán):古代建筑物上的装饰檐。 蠹(dù):音读,指虫蛀。 绿阴(lǜ yīn):绿色的荫凉。 崔护(cuī hù):唐代名臣,此处指人名。 齼(chù):音读,指疲倦。

翻译

满江红 · 惆怅

三年过去了,我们曾在渌水河畔的小桥相遇,一起吟诗作对。我长久地凝视着,青骢马的影子在水中摇曳,却找不到通往章台的路。月色下,你依偎在我的肩头,衣衫依然暖和,我们在楼顶密谈,书信却被虫蛀了。城西的画檐上,只有蛛丝依旧存在。

清晨的云彩,似乎寓意着人们的空虚与向往。我写下诗篇,却只能表达出内心的忧愁。绿荫下,我突然遇见了崔护。芍药已经沉浸在春天的梦境中,杨花却被东风误入了方向。我想起了雕栏,却不再去追求,只是留在原地,疲倦不堪。

赏析

这首诗以古典的满江红词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相逢的惆怅之情。诗中描绘了渌水河畔的相遇,月下的密约,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内心的忧愁。通过古典诗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沉思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华亭人。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 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