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溪歌赠林隐君
南剑有溪名君竹,脩竹苍苍溪水绿。
中有幽人号石溪,诛茅垒石溪之曲。
溪流日夜声潺湲,幽人啸傲石溪间。
石可枕兮溪可漱,富贵浮云真等閒。
幽人今年八十几,足迹何尝到城市。
白岩啸月遇崆峒,青嶂眠云梦黄绮。
怜余本是武陵人,欲向溪头一问津。
桃花好逐溪流出,世上如今不是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脩竹(xiū zhú):长竹,高大的竹子。
- 诛茅:除去茅草,指开辟居住地。
- 垒石:堆砌石头。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
- 啸傲:自由自在地吟咏。
- 等閒:平常,无所谓。
- 崆峒: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此处泛指高山。
- 黄绮:黄色的丝绸,此处可能指梦境中的美好事物。
- 武陵人: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此处作者自比。
- 问津:探寻,寻求。
翻译
南剑有一条溪流名为君竹,溪边长满了苍苍的高大竹子,溪水碧绿。溪中有一位隐士,号称为石溪,他在溪流的弯曲处开辟了一片居住地,用石头堆砌,除去茅草。溪水日夜流淌,发出潺潺的声音,这位隐士在石溪间自由自在地吟咏。石头可以当作枕头,溪水可以漱口,对于他来说,富贵就像浮云一样平常。
这位隐士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足迹从未踏入过城市。他在白岩上对着月亮长啸,仿佛遇到了高山,他在青嶂下眠云,梦见了黄色的丝绸。我怜悯自己原本是武陵人,想要向溪头探寻一番。桃花随着溪流漂出,现在这世上已不再是秦朝的时代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幽静的溪边生活的情景,通过“脩竹”、“溪水”、“石溪”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富贵浮云”一句,表达了隐士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后文通过“武陵人”的比喻,暗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