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飞来峰歌

· 徐熥
我生性爱游名山,黄冠布褐常跻攀。 一丘一壑稍险怪,往往大啸开心颜。 此峰幽邃称奇绝,何处飞来忘岁月。 自是神灵运化工,谁将鬼斧施剞劂。 山形突兀又玲珑,悬厓阴洞遥相通。 红泉滴沥归深涧,碧磴岧峣接太空。 森罗青壁如屏障,窱䆗萦纡非一状。 岩下时喧万壑声,石间尽刻诸天像。 翠色遥飞九里松,白云长出两高峰。 冷泉露下澄清溜,灵隐风高送暮钟。 我到山中歇还陟,骇目惊心劳应接。 奇迹应誇天下无,仙都自与尘凡别。 洞门吟眺欲斜晖,坐破苍苔未忍归。 几片寒云生杖屦,半林微月照僧衣。 殷勤记取归时路,日暮云深不知处。 由来造化妒神奇,只恐飞来又飞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跻攀(jī pān):攀登。
  • 幽邃(yōu suì):幽深。
  • 运化工:指自然界的创造力。
  • 剞劂(jī jué):雕刻用的刀具,这里指雕刻。
  • 悬厓(xuán yá):悬崖。
  • 阴洞:深邃的山洞。
  • 滴沥:水滴声。
  • 岧峣(tiáo yáo):山高峻的样子。
  • 森罗:众多,繁多。
  • 窱䆗(tiǎo yǎo):深远的样子。
  • 诸天像:佛教中的天神像。
  • 九里松:指松树连绵九里。
  • 冷泉:清凉的泉水。
  • 灵隐: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附近。
  • (zhì):登高。
  • 仙都:仙境般的地方。
  • 吟眺:边吟诗边远望。
  • 杖屦(zhàng jù):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僧衣:僧人的衣服。

翻译

我生来就热爱游览名山,常常穿着黄色的道袍和褐色的衣服攀登山峰。每一座山丘,每一条沟壑,只要稍显险峻奇特,我便会大声呼啸,以此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这座山峰幽深而奇绝,不知从何处飞来,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自然是神灵运用自然之力创造的,又有谁用鬼斧神工雕刻了这一切呢?山势既险峻又玲珑,悬崖和阴暗的山洞遥相呼应。红泉滴水声声入耳,流入深涧,青色的石阶高耸入云,连接着天空。青壁如屏风般排列,深邃曲折,形态各异。山谷中时常回荡着万壑的声响,石头上刻满了诸天神的像。翠绿的松树遥遥延伸,白云常在两座高峰间飘出。冷泉在露水中显得更加清澈,灵隐寺的高风送来了傍晚的钟声。我来到山中,既休息又攀登,目不暇接,心惊胆战。这奇迹应该是天下无双,仙境自然与尘世不同。在洞门前吟诗远望,直到夕阳西下,我仍坐在苍苔上不愿离去。几片寒云伴随着我的手杖和鞋子,半林微弱的月光照在僧衣上。我殷勤地记下归途,但日暮时分,云雾缭绕,不知身处何方。原来造化也嫉妒这神奇之地,只怕它飞来又飞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西湖飞来峰的深情游历和深刻感受。诗中,作者通过对山峰、悬崖、山洞、泉水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幽深奇绝的山景图。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神奇造化的敬畏。诗的结尾,作者以“飞来又飞去”的隐喻,表达了对这神奇之地可能消失的担忧,增添了诗的哲理性和深远的意境。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