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林樵隐为梁逸人赋

· 徐熥
山中一道明霞起,照得林峦色俱紫。 初疑晴彩结为帷,还讶馀光散成绮。 林间彷佛见高标,白日青天挂绛绡。 梁君霞外神仙客,时向山中称隐樵。 斧柯来往壶公谷,伐得晴霞成几束。 晓起常依洞里行,夜深祇傍岩边宿。 担头挑得赤城归,却似桃花片片飞。 斫来自足山家业,服处真成隐者衣。 殷红满目看如绚,朝暮阴晴千万变。 此物由来高可餐,愿向深林求一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霞林樵隐:指在霞光映照的林中隐居的樵夫。
  • 梁逸人:指梁姓的隐士。
  • 林峦:山林与山岭。
  • 晴彩:晴朗天空中的光彩。
  • :美丽的丝织品,此处比喻霞光。
  • 高标:高耸的标志,此处指高耸的山峰。
  • 绛绡:红色的薄纱。
  • 斧柯:斧头和斧柄。
  • 壶公谷: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赤城:神话中的地名,此处可能指红色的山城。
  • :砍,削。
  • :绚丽多彩。
  • 高可餐:形容景色美丽得可以当作食物来享用。

翻译

山中一道明亮的霞光升起,照得山林与山岭都呈现出紫色。起初我怀疑这是晴朗天空中的光彩结成的帷幔,后来又惊讶于它像余晖散开的美丽丝织品。在林间仿佛看到了高耸的山峰,白日青天中挂着红色的薄纱。梁君是霞外的神仙般人物,时常在山中自称隐居的樵夫。他用斧头在壶公谷中往来,砍得晴霞般的木材成束。早晨常沿着洞里行走,夜深时只在岩边宿营。担头上挑着从赤城归来的红色木材,就像桃花片片飞舞。砍来的木材足够山中的家业使用,穿着它真成了隐者的衣服。眼前满是殷红绚丽的色彩,朝暮阴晴间变化万千。这种木材由来美丽得可以当作食物来享用,我愿向深林中求得一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霞光的美景和梁逸人的隐居生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霞光的变幻和山林的宁静。诗中“霞林樵隐”的形象,既体现了隐逸山林的理想,又赋予了霞光以生命和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