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本之山人还金昌

· 徐熥
满径黄花桑落酒,送客关门折衰柳。 涉世空怀失路悲,干时自乏谭天口。 片刺侯门不得通,桂薪玉粒哭途穷。 半年逆旅貂裘敝,一剑飘然马首东。 劝君休下杨朱泪,客里秋风易憔悴。 伏枕愁为越国吟,吹箫归向吴门醉。 此日诸侯厌布衣,可怜穷达世情非。 君归莫叹行装薄,多少空囊人未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落酒:一种美酒。
  • 衰柳:指秋天凋零的柳树。
  • 失路悲:比喻人生迷茫,找不到出路。
  • 干时:谋求时运。
  • 谭天口:比喻能言善辩。
  • 片刺:名片。
  • 侯门:指权贵之家。
  • 桂薪玉粒:比喻生活困苦。
  • 貂裘敝:指貂皮衣服破旧,比喻贫穷。
  • 杨朱泪:杨朱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其泪比喻离别之泪。
  • 越国吟:指吟咏越国的诗歌,这里指忧国忧民的吟咏。
  • 吴门:指苏州,古称吴门。
  • 布衣:平民。
  • 穷达:贫穷与显达。

翻译

小径上满是黄色的菊花,桑落酒香四溢,我送你到城门,折下凋零的柳枝作为别离的象征。 面对世事,我空有迷茫和悲伤,却无力改变时运,也没有能言善辩的口才。 我尝试着向权贵之家递上名片,却无法得到通融,生活困苦,如同桂薪玉粒般艰难。 在旅途中度过了半年,貂皮衣服已经破旧,我带着一把剑,独自向东行去。 我劝你不要轻易流下离别的泪水,客居他乡,秋风易使人憔悴。 我忧国忧民,伏在枕上吟咏越国的诗歌,吹着箫,归向吴门,沉醉其中。 如今,权贵们已经厌倦了平民,可怜的是,世间的贫穷与显达并非我所愿。 你回去后不要感叹行囊的空虚,有多少人空手而归,却未能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深情与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满径黄花桑落酒”与“送客关门折衰柳”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离别氛围。诗人通过“失路悲”、“干时自乏谭天口”等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无奈和对时运不济的感慨。后文中的“片刺侯门不得通”、“桂薪玉粒哭途穷”等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世态的深刻洞察。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